《学衡》杂志,半年刊,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主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诗学专题、人文新论、学人述忆、著作介述等。该刊宗旨据《学衡杂志简章》称,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其核心思想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反对盲目模仿西方和全面否定传统。
早在1910年代中后期,留美中国学生群体中就因对中国文化、文言文及白话文的意见分歧而形成两派。一派以梅光迪、胡先骕等人为代表,认同、捍卫中国文化及文言文;另一派以胡适等人为代表,主张全盘西化,意图打倒文言文,推行白话文。这些留洋学生回国后在国内形成两派,维护中国文化派以南京大学为中心,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先后来到南高、东大。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胡先骕则在《南高日刊》上发表《中国文学改良论》,白话文和文言文文学之争日益成为导火线。1920年胡适出版白话文诗集《尝试集》,随后胡先骕撰《评〈尝试集〉》,但未被刊登,于是胡先骕遂和梅光迪等人商量自办刊物,得到刘伯明的支持,随后吴宓、柳翼谋(柳诒徵)等人也加入。1921年10月,学衡杂志社成立。1922年1月,《学衡》杂志正式创刊。
《学衡》杂志虽因文学评论而起,却非纯粹文学方面的刊物,而是综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文章包括批判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论文、新人文主义的译介、关于文史哲的专题研究以及旧体诗词文赋等。作为一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杂志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争论,被称为“学衡派”,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虽然杂志的一些观点可能存在争议,但它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诗学专题 人文新论 学人述忆 著作介述等
(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2)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应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避免使用未约定俗成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
(3)作者简介应包含姓名、所在单位详细名称、具体地址及邮编、具体职称(职务)、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信息。不署任何兼职单位和兼职职务。
(4)正文中出现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号,直接将引文部分左边缩排两格,并使用楷体字予以区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号,直接放在正文中。
(5)文稿一律文责自负,严禁杪袭,作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6)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文章中出现顺序,用[ ]将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并按以下格式汇于文末。
(7)摘要应具备以下4项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过程、试验结果及主要结论;应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注意突出研究工作的创新点;篇幅约为200~300字。
(8)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其他约定请作者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保密规定,稿件刊出后文责自负。
(9)图题、表题均采用中英文对照表述,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图、表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表题号及图中曲线号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10)文稿一律文责自负,严禁杪袭,作者如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55
人气 11274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58
人气 6830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32
人气 5969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24
人气 5460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85
人气 4676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23
人气 4660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32
人气 4223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2
人气 4081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
人气 3990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6
人气 3643